金年会

 
航空史话
两代党家人 一世报国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0-28
  • 0

麻栗坡上祭英魂

爸爸妈妈,最近部队训练很紧张,准备要打仗了,我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为祖国立功,为你们传喜报。战争是要死人的,如果我牺牲了,请父母不要难过,那是光荣的……姐姐,如果我牺牲了,请姐姐替我赡养父母……

——烈士党振明的最后一封家书

巍巍青山,时有鸟儿飞过,划过天空的幽寂。苍松翠柏,伴着937名烈士,更显肃穆。清明时节,悲雨绵绵,麻栗坡烈士陵园,81岁的党庆祝老人在多年之后再次踏上这片热土,禁不住泪流满面。

这里安放着的是老山、八里河东山、扣林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光荣牺牲的烈士,他们大部分都是20岁左右的孩子,党庆祝老人唯一的儿子就在其中,9排38号,这串数字早已留在党老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墓碑前,只见一张脸庞清秀的战士照片,永远地定格在了他的青春时代。上书:党振明烈士,35211部队74分队战士,共青团员,贵州省平坝县人,汉族,1962年1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4月29日在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追授三等功。

“儿啊!爸爸过得很好,你是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牺牲的,爸爸想得通!爸爸就是想你啊!”一路走来,老人坚强乐观,可是此刻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悲痛,抚碑追思,尽是伤感。

年年清明雨寄哀,漫漫山花泣血开;岁岁坟前添新土,拳拳深情悲中来。在来时的车上,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儿子的故事。在小时候读书时,党振明特别崇拜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听的广播、看的很多小人书也是战斗英雄的故事。后来初中毕业了,没上多久的班,就想去当兵。“这是他从小的志向”,老人回忆说。送儿子走后,党庆祝在家难过地哭了。“谁不爱自己的儿子啊!”老人感慨地说。党振明是机枪连二手,开战第二天,他们掩护步兵冲锋,他的手不幸被炮弹碎片擦伤,步兵连的班长让其回去休息,他一甩手,“这算啥!轻伤不下火线”!跟着部队又向前冲刺,翻过一个山坡,对方的火力威猛地扫射,这位一米八的汉子不幸中弹。当时天空下着大雨,从战场下来,他感冒发烧,伤口感染,不幸牺牲。 经过多方打听,从一个转业军人那里,姐姐党素霞知道了弟弟牺牲的消息。党素霞一直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两位老人,只是说我们去部队吧,随后她暗暗准备了扫墓的用品。从昆明下火车,再坐了一天的汽车,第二天他们到达部队。一到部队,看到每个房间都贴上了封条,他们的心拔凉拔凉的,党振明的母亲一直在哭。部队留守人员招待了他们,并于第二天由一个从前线回来的通信兵带领他们去了烈士陵园。

到了麻栗坡县后,到处都是当兵的,我们就开始买东西,准备给弟弟扫墓,有一个当兵的,给部队买了两大筐鸡蛋,我的母亲就去到他那里准备买几个给弟弟,可那个当兵的就是不要钱,我的母亲就又哭了,那个当兵的就说:大妈你不要哭了,你儿子是光荣的,你要是再哭,我这两大筐鸡蛋都给你了!党素霞说道。

之前留守人员就说过,因为正在打仗,只为阵亡烈士修了土堆,还没来得及修坟墓,但是到了跟前,此情此景,他们悲痛到了极点。父亲党庆祝抚摸着木牌上儿子的名字失魂落魄,母亲当场昏厥,被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陈惠香背下山,可当她醒来后又上山了,用双手在坟堆上刨,仿佛要把儿子挖出来,结果再次哭昏过去,如此反复三次,陈惠香就背了三次,此后两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陈惠香就把自己家过年吃的分出来替无法前来扫墓的家属祭奠。这次去,他们再一次看望了已退休的陈惠香,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航空报国三线人

“烈士是什么?就是牺牲你一个,幸福千万人,就是保家卫国,为了千万百姓的安居乐业,所以我不能对国家有这样那样的要求,不能给政府添麻烦。”

——父亲党庆祝

“老党头,你傻啊,就这么一个儿子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当兵?”每当人们这么说他时,他总是笑一笑,因为他太了解儿子了,为国捐躯,死的光荣,而他作为烈士的父亲,受到了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尊敬,他觉得值了。

1966年,是党庆祝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出于应对国际形势的需要,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打一场恶仗”的号召,于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响彻天南海北,一批批科技精英、先进生产工作者从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等大城市出发,跋山涉水,来到祖国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用几代人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设后方军事工业基地。党庆祝一家就是典型的“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家三代人都在这里扎下了根。1966年党庆祝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从沈阳黎明机械厂来到了贵州红湖机械厂(现为中航工业黎阳公司一分厂),一路颠簸,到达贵州后,看到满目的荒山和穷困的城市,妻子止不住地掉眼泪。白天他们干生产抢设备,晚上建厂房修公路,住着牛棚干打垒,忍着湿冷和燥热,艰苦创业,壮志满怀,航空报国,用自己的一双手,在荒凉的山沟沟里建设出了一座座高科技现代化的工厂。作为三线创业者,党老淡淡地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光荣!”

从小,党庆祝就吃遍了各种苦。雇农出身,受地主财主欺负,半天糠来半天粮,父亲50岁时有了他,上有三个哥哥。大哥被国民党深夜抓去当了苦力,在战争中被炮弹打伤,30岁就早早地离开人间。三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业后两个月,刚刚用转业费娶了老婆,就去世了。1970年,在“文革”中,他被扣了帽子,判了五年,曾经他也有去死的念头,在一场暴风骤雨中,他还是坚强地挺了过来,1974年获得平反。在被关闭期间,坚强的妻子靠每月30元的工资带着4个孩子艰难维持生计,终于等到他平反,恢复原职,他们的生活才步入正轨。用党庆祝老人的话说,就是“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更懂得珍惜”。

最爱红色五角星

“我是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的,更感谢为烈士的家属做了很多事情的志愿者,他们年年做,甚至还有90后的大学生,谢谢你们还记挂着烈士……”

——姐姐党素霞

这辈子令党素霞最后悔的事莫过于答应弟弟去看他,却未能成行。姐弟俩从小感情深,弟弟入伍走的那天,因为拿的行李多,她担心弟弟累着,猫着腰插在新兵队伍里帮他提,正好天黑,她跟着新兵队伍一直送到火车站。

1988年党素霞去湖南看病,晚上没事去外面走走,正好走到当地县武装部,应征了很多新兵,“我在那里呆了很久,同时就想起了弟弟当兵走时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说。听说队伍第二天早上三点出发,在他们出发之前党素霞赶到了县武装部,跟随队伍的后面,她一直走到火车站,直到列车从视线消失。“那时弟弟已牺牲四年了,我仍然想得厉害。”

长姐如母,此次前去,党素霞从家乡带了各种祭品,当家乡的黄土洒在弟弟的陵墓上时,抚摸着弟弟的照片,她痛哭流涕。那年她的母亲两三天头发全部变白,没想到在和平时期会遇到战争,唯一的儿子,眼看着马上就转业了,可以全家团聚了……在母亲最后病重期间,仍然在想她的儿子,甚至提出要和儿子埋在一起,女儿说那是不可能啊!母亲就说:那就把我埋在他对面的山上。后来弟弟的故事逐渐成为一种情结,一种对红五星的情结,时时刻刻伴随着姐姐的生活。/p>

2012年在清明为弟弟扫墓的时候,她拿起了毛笔,将一个个烈士碑上的红五星再一次描红。“我深深地爱着红色的五角星。”她说。

“老山兰与木棉花”是她的网名,取自老山上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花朵。在她的网络空间里到处都是有关这场战争以及烈士家属、老兵、志愿者的故事。很多时候,她都不禁被这些人物的事迹打动而潸然泪下,这里有着太多的真情,生死战友情、骨肉同胞亲情以及志愿者默默付出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他们中很多人或者在默默地做着善事或者慷慨解囊相助,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却相当窘困。党素霞沉醉于这些,并与天南海北的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方向,有的人追求物质,而有的人追求心灵的归属,人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经营生活,以追求人生无悔。

后记:两代党家人,一世报国情。以身殉国是报国,艰苦创业、立志航空是报国,感恩社会、回馈国家是报国,传递真善美、幸福你我他是报国,珍爱和平、真情生活亦是报国。只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昌盛,人民生活更有尊严,社会和谐更具内涵。 (作者单位为中航工业黎阳)

记者手记:4月3日到5日,中航工业黎阳为了圆老人祭奠英雄儿子之梦,也为了在清明时节缅怀革命烈士,由公司领导安排,多部门配合,驱车1800公里,到云南边陲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为黎阳退休老职工党庆祝的英雄儿子扫墓。黎阳集团公司的原职工,特意从上海飞过来看望战友。也从他们的口中,记者得知,在黎阳仍有十余人的老兵战士,他们或已退休,或还在岗,默默地工作在我们的身边……

现在党振明烈士的父亲党庆祝老人身体仍然健硕,并且还时不时骑着自行车在家属区溜达,离退休管理办的人员一再劝他,他还是像个顽皮的孩子不听话,并时常念叨着一句“我最大的恩情就是感谢共产党,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这里,祝愿我们的党老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XML 地图
XML 地图